话说当初的MP35吊车虽然只是MP33救火车的改模,但它的素质远远超乎了迷友们期待,特别是巨大的吊臂可以在拆分之后完全隐藏于躯干之内更是绝妙之笔,堪称官方改模届的楷模。
而这次的滑车同样是开路先锋的改模,而且它的修改幅度甚至超越了吊车,大部分的部件乃至变形步骤与开路先锋都有所区别,那么它是否能够达到MP35吊车的高度呢?
滑车的伪装形态是开路先锋的改造,加入了车身后部的吊臂以及车尾的小拖车,同时去除了车厢的造型,此外,即使从正面也能清晰的看到滑车比起开路先锋来车底厚实了不少。

车舱盖上同样有一个巨大的汽车人标志,也和开路先锋一样可以打开露出里面的引擎细节。

除此之外滑车便和开路先锋找不到太多的共同点了,哪怕是看起来非常相似的车尾侧面盖板,在变形时也不会进行收纳隐藏,而是直接作为滑车机器人形态手臂后侧的装甲。

它车尾的小拖车可以和其他mp小车进行联动,比如装载上小巧的大黄蜂甲壳虫,有趣的是官方说明书图示在此处使用的是真实载具的mp21而非动画造型的mp45。

从车底可以看到,滑车下半身的变形基本思路与开路先锋相同,但细节处理则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并不像开路先锋的底盘那样整洁,而是充满了各种机器人的造型。

哪怕是车窗也和开路先锋做出了区别,驾驶舱的窗户只有前半部分三角形,而非整块玻璃,这正是mp的讲究之处,在G1的设计里滑车确实是没有这块车窗的。




不过有利有弊,在贴近了之后我们也能够清楚的看到各块部件之间明显的缝隙,不得不说这也是mp一贯的质量水平了。

它巨大的机械爪没有做到如同吊车一样的一体变形,需要通过配件插拔来实现,确实令我感到十分遗憾,也许有同学会觉得我吹毛求疵,但既然吊车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滑车做不到呢?

不评价设计,单从配件本身来说的话这个机械爪还是非常不错的,有多段可动,爪子部分也十分灵活,非常好玩。

除此之外滑车的配件就相当中规中矩了,去掉机械爪之后的滑车是很典型的中型变形金刚体型,与铁皮、消防车等相差不大,和metagate的粉碎放在一起甚至显得有些小巧玲珑。

玩具的变形与开路先锋差别不小,腿部、双臂甚至连标志性的胸口舱盖都有所变化,某种意义上说滑车是新模具其实也无不可。二者比较的话滑车变形体验略有逊色,它肩部的分件太多,再加上材质摸起来比较一般,变形过程让人提心吊胆,实际上在变了几个来回之后我这个滑车颈部盖板已经出现了白痕,实在有点心疼。

由于加粗了胯部的小短裤,滑车整体比例要比开路先锋更好一点,没有那么深刻的长腿欧巴印象。

根据滑车在动画中的造型,它的四个轮胎全部暴露在外,无需像开路先锋那样隐藏起来,对于设计和变形来说是很利好的事情。

汽车后部造型的差异导致了二者的背包也不一样,滑车将小拖车折叠起来的背在后背上,看起来比较凌乱,但体积明显要比开路先锋小很多。

口罩脸头雕只要不是故意整活儿,一般出不了岔子,更何况还是官方的产品,滑车的头部简洁但不失神韵,非常出色。

与开路先锋相比,由于滑车腹侧的轮胎无需隐藏,遮挡住了躯干上的空洞,外观造型无疑是要更加出色。

然而它的手臂却缺乏与躯干部分的固定,很容易活动开来,再加上肩部的转轴关节可以随意旋转,使得滑车的一体性就不如开路先锋了。

橘色小短裤是滑车外观上的特点之一,官方在这里的设计很见功力,变形十分简单还原度却很到位,只是此处比较宽大的周长再加上垂下来的肚子,让滑车胯部的可动性出现了问题。

当滑车做出下蹲的动作的时候乍眼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姿态相当自然,手臂和腿部并无勉强之处。

但贴近之后便会发现它胯部弯曲的部位完全不对,大腿部分与躯干几乎整个分离,很有些恐怖谷效应的味道。

除此之外滑车的可动性倒是没有太大的毛病,手臂后侧的臂甲并没有影响它双手的活动范围,甚至官方还很还原的加入了小臂伸长的机关,增加了玩具的趣味。

滑车的配件不算丰富,但比较有代表性的基本都有了,例如右臂替换发射筒的五指可动手,比如还原动画情节的邪恶机器人面具。

甚至它还有一把银光闪闪充满了金属质感的扳手和一把锤子,如果换成镰刀那么滑车就真的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了。

滑车的身高大致相当于如今的L级玩具,比起V级犀牛勇士来优势明显,不过真正的MP犀牛勇士还在后面排队等着上市呢,按照官方最近的表现来看,BW线的犀牛勇士应该会是一款出色的MP玩具,至少要比滑车表现更为优秀,希望我不会被打脸吧。

总得来看,与中规中矩的开路先锋相比,MP58滑车并非只是简单的重涂和不痛不痒的改模,而是修改了身上大部分部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款全新的玩具。可惜的是由于开路先锋的底子本身不算出色,与救火车完全无法相比,再加上滑车在修改的时候不光没有吊车吊臂那样精妙绝伦的处理,反而在手臂固定、胯部关节等细微之处犯下了错误,让这款玩具的总体素质较为一般,很难成为MP吊车那样的经典之作。更让我感到不满的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MP的质量不进反退,白痕断裂成为了许多迷友心目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我一贯的好运道在滑车身上也翻了车,虽然没有断件这样惨烈的事故发生,但依然逃脱不了白痕的命运。
当然,比起第三方们来说,MP如今虽然在质量上落于下风,但细节的把握和高度的还原依然是FT们所无法相比的,例如滑车伪装形态空出的车窗不管是BC、OX还是FT都没能实现或者说忽略了,这大概就是如今MP除了版权之外最大的优势了吧。
BTW:滑车的G1玩具其实车头部分是完整的一块,侧面的车窗不仅存在而且还需要变成滑车手臂与躯干的连接件,所以也不能说BC、OX和FT完全做得不对就是了。
信息来源:dracos的玩具空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52toytime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本文网址:https://www.52toytime.com/10835.html